电子学报 ›› 2013, Vol. 41 ›› Issue (10): 2082-2086.DOI: 10.3969/j.issn.0372-2112.2013.10.32

• 科研通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通配符基于身份加密方案

明洋1, 王育民2   

  1. 1.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4;
    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71
  • 收稿日期:2011-12-27 修回日期:2013-05-17 出版日期:2013-10-25
    • 作者简介:
    • 明 洋 男,1979年12月生,陕西人.2002、2005年在西安理工大学获理学学士、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为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研究. E-mail:yangming@chd.edu.cn 王育民 男,1936年2月生,北京人.现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 学会会士,中国密码学会荣誉理事,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学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会会员,中山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全国高等学校通信和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陕西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通信、信息论、编码、密码理论与应用研究. E-mail:ymwang@xidian.edu.cn

Provably Secure 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Scheme with Wildcard in the Standard Model

MING Yang1, WANG Yu-min2   

  1.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4,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Service Networks, Xidi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71, China
  • Received:2011-12-27 Revised:2013-05-17 Online:2013-10-25 Published:2013-10-25

摘要: 针对通配符基于身份加密方案中安全归约不紧密以及运算量大的缺陷,利用双线性对和分级基于身份加密的思想提出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通配符基于身份加密方案.新方案取得紧密的安全归约,同时加密算法不需要对运算,解密算法仅仅需要2个对运算.安全性分析表明,基于改进判定双线性Diffie-Hellman指数假设下,所提方案在适应性选择密文和通配符身份攻击下满足不可区分性.

关键词: 基于身份加密, 标准模型, 通配符, 双线性对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