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专栏文章

    图片丢失啦 微波光子与相关元件技术

    微波光子技术是未来信息系统的关键使能技术,该领域结合了微波技术和光子技术的各自优势,具有工作带宽大、并行能力强、传输损耗低、抗电磁干扰等突出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国防和安全等领域。本专栏中的多篇文章包含微波光子技术相关设备以及半导体元件的设计,以及微波光子技术在通信、传感、雷达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微波光子传感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王彬, 张伟锋, 赵双祥, 樊昕昱
    电子学报    2022, 50 (4): 769-781.   DOI: 10.12263/DZXB.20211186
    摘要772)   在线全文134)    PDF下载 (2004KB)(1007)    收藏

    微波光子学是一门研究光与微波相互作用的新型交叉学科,旨在利用现代光学技术实现高频宽带微波信号产生、传输、处理和测量.其中,微波光子传感是微波光子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采用光学传感器实现温度、应变、压力等传感参量光域感知,基于微波光子技术实现光域传感信息到微波域的线性映射和转换,结合微波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传感信号解调,具有传感精度高、测量速度快等显著优势.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微波光子传感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类微波光子传感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光载信息能量同传方案及其通信检测应用
    兰子林, 邹喜华, 白文林, 李沛轩, 李阳, 潘炜, 闫连山, 蒋灵明, 陈亮
    电子学报    2022, 50 (4): 804-810.   DOI: 10.12263/DZXB.20211079
    摘要348)   在线全文21)    PDF下载 (1432KB)(523)    收藏

    基于光纤的大传输带宽、微型传能通道、抗电磁干扰等优势,本文设计了一种光载信息能量同传方案.它基于光纤一体化分布式链路,结合微波光子模拟收发前端,同步实现能量远程配送与高频宽带信号的采集传输.首先,设计并测试了光纤传能(Power over Fiber,PoF)链路:高功率激光经多模光纤链路传输 2 ? k m 后转换为百毫瓦级电能,为远端模块供电或电池充电.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测试了基于PoF的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和电磁干扰检测链路.RoF链路实现了 2.4 ? G H z 频段的16QAM-OFDM宽带信号的 2 ? k m 单模光纤传输;电磁干扰远程采集与监测链路实现了对高铁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Railway)无线频段的带内干扰、邻带干扰和带外干扰的检测与识别等.相关方案和系统在易燃易爆、强电磁干扰、强辐射等特殊场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微波光子四倍频复合雷达信号生成及目标多维度探测
    梁丁丁, 陈阳
    电子学报    2022, 50 (4): 796-803.   DOI: 10.12263/DZXB.20211091
    摘要327)   在线全文31)    PDF下载 (2999KB)(382)    收藏

    在雷达系统中,为了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多维度测量,产生雷达信号是一个基本而又重要的环节. 本文提出了一种微波光子四倍频复合雷达信号产生方法,该复合雷达信号包括单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和单音微波信号. 利用单音微波信号和单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实现目标径向速度的测量,使用单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实现目标距离测量和高分辨率微波成像. 在发射端,使用微波光子四倍频技术生成了瞬时带宽为2 GHz的正啁啾线性调频信号和频率为13.2 GHz的单音微波信号. 在接收端,目标回波信号经去斜后用来实现距离和径向速度测量以及高分辨率逆合成孔径成像. 实验结果表明,测量得到的目标的距离和径向速度绝对误差分别不超过4.2 cm和1.7 cm/s,多个探测目标成像结果清晰可辨.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PDM-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
    史芳静, 樊养余, 王鑫圆, 康博超, 陈博, 高永胜
    电子学报    2022, 50 (4): 782-788.   DOI: 10.12263/DZXB.20210746
    摘要343)   在线全文48)    PDF下载 (1170KB)(409)    收藏

    针对被目前大多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忽视的非线性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振复用双平行马赫增德尔调制器(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xing Dual-Parallel Mach-Zehnder Modulator,PDM-DPMZM)的大动态范围微波光子I/Q下变频系统.利用PDM-DPMZM并行地调制射频、本振和镜像信号,调节调制器的直流偏置并进行驱动信号功率控制,能够实现I/Q下变频及镜像干扰抑制,同时抑制三阶交调失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最终可以实现超过44 dB的镜像抑制,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达到110.5 (dB·Hz4/5).在5~20 GHz工作频率范围内,相位失衡和幅度失衡分别低于0.8°和0.6 dB.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硅基亚波长光栅波导在微波光子学中的应用
    王俊嘉, 房崇宝, Chen Lawrence R
    电子学报    2022, 50 (9): 2233-2241.   DOI: 10.12263/DZXB.20220090
    摘要295)   在线全文28)    PDF下载 (3036KB)(332)    收藏

    为了满足集成微波光子学的发展需要,随着硅基光子学的发展,硅基亚波长光栅波导被提出并受到关注.硅基亚波长光栅具备灵活度高、折射率可调等特性,主要用于实现光学滤波器、调制器、延迟线等集成微波光子学组件.本文对这类器件进行举例与讨论,并且在结尾提出对硅基亚波长光栅波导在集成微波光子学中应用的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基于相位调制器的光子射频自干扰消除系统
    史芳静, 樊养余, 王鑫圆, 高永胜
    电子学报    2021, 49 (10): 1900-1907.   DOI: 10.12263/DZXB.20201164
    摘要244)   在线全文13)    PDF下载 (3114KB)(180)    收藏

    针对带内全双工(In-band Full Duplex, IBFD)电子系统的收发机自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调制器的光子射频自干扰消除系统.利用两个相位调制器在萨格纳克(Sagnac)环中分别实现接收信号和本地参考干扰信号的调制,通过偏振控制最终可在光域中消除自干扰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最终可以实现超过45dB的单频干扰消除和超过25dB的宽带干扰消除,系统的动态范围可达99.4dB·Hz2/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星载宽带跨频段微波光子射频通道实现技术研究
    蒋炜, 王迪, 李小军, 秦伟泽, 龚静文, 肖永川, 谭庆贵
    电子学报    2022, 50 (11): 2593-2601.   DOI: 10.12263/DZXB.20210727
    摘要321)   在线全文42)    PDF下载 (7068KB)(294)    收藏

    目前基于微波技术的射频通道带宽与频率受限、多频率变频能力受限、通用性差,严重制约了高通量卫星的频谱覆盖范围和大带宽多路变频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对微波光子射频通道研究现状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并联型架构的宽带跨频段微波光子射频通道实现方法,开展了相应的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射频通道下变频输入频率可覆盖27GHz~52GHz,输出频率可覆盖17GHz~24GHz;上变频输入频率可覆盖25GHz~27GHz,输出频率可覆盖37GHz~43GHz,且该射频通道工作带宽优于2GHz,带内平坦度优于3dB,变频增益优于-10dB,无杂散动态范围优于100dB?Hz2/3.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